回到主页

选择艺术还是选择关注?

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艾未未

broken image

图1,诗人艾青之子艺术家艾未未

在本届卡塞尔双年展上,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有着两件作品。一件是存在于整个展览概念范围内的作品《童话》,另外一件是我们面前倒塌的作品《神庙》。在这两件作品的展示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艺术状态:一种艺术与关注之间的尴尬。

由于中国人民在艺术方面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西方,并由于国家到个人狂热的经济的追求,在一般人心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远不如英语考试的得分,艺术的发展普及的重要程度远远排在钞票之后。我们的当代文化艺术缺乏观众。而且,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当代文化艺术也仍将缺乏观众。

而我们的艺术创作,却没有停滞不前。在今天的中国,我们为数庞大的人口普及了精英教育精神之后,中国人人憋着一股劲,努力的渴望爬高,艺术家层出不穷,后浪推前浪。中国人的当代艺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一放,就脱离艺术,成为一个面子问题,成为一个私人问题,而作为面子问题,我们中国从不会居人之后;而私人问题,我们中国人人努力奋斗。在世界文化的潮流中,我们的文化普及发展没有跟进,但精英跟进,所以艺术家创作的内容就与观众的欣赏能力脱节。

在今天的中国文化艺术界,存在这样一个无奈的现状,人才太多了,而观众没有。想要出名,就必须善于制造新闻焦点和话题。在这样浮躁的大浪淘沙之后,我们很无奈的看到,适应于此的一部分艺术家,对作品获取注意力的能力非常重视,在作品的调整上,艺术缺乏深入却着力于表面功夫。当然这是个人的性格取向,本无可厚非,但作用在艺术品之上,就产生了变质。新闻价值干扰艺术价值,甚至,新闻价值高于艺术价值。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西方有些艺术家做了很多光有主意实体松散的艺术。没错,在百年前的欧洲,确实有一些艺术家进行过这样的粗糙创作。但我们应该明白,在百年以前是有着许多运动流派的,他们艺术创作时希望把他的指向喊出来,是为了流派的发展或斗争服务的。而现在,我们并没有见到那样指向强烈的可以以如此粗糙方式表达的作品。当代的艺术欣赏者经由百年来的熏陶,变得善于理解,变得成熟细腻。

所以,今天当代艺术领域里,创作装置艺术或行为艺术作品与创作一首诗相似,诗句中的每一个词都要经由仔细的思考和推敲才能使句子成为艺术。我们看到当代的艺术家们都对其作品的各个元素都进行着仔细的推敲,以确保作品表达能够尽可能的吻合指向,以使材料或行为的组合成为艺术。

当我们欣赏艺术品的时候,我们都会通过观察艺术家的选择,分析其如此选择得原因,以了解艺术家的指向。我们很遗憾的发现,在许多语言的选择上,艾未未选择了其新闻价值的表现,而没有把握住作品的表达。欣赏作品充满了混乱的问题干扰,大声地吆喝引人注意,却没有摆出货来。高超的生产新闻话题能力,话题产生之后,话题所产生的对艺术品的影响,却是负价值。

对于话题的专注,影响专业的发挥,并非一种特别的现象,在当代的中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此,我们是应该欣然接受其为中国特色,还是应该责怪每一个中国人?

艾未未为我们带来的两件作品,其艺术,存在于展出实体之外,其选择,新闻性高于艺术性。

broken image

图2,童话在资料中的图片介绍。

broken image

图3,《童话》在卡塞尔市内的驻地。

首先让我们评论《童话》。作品的主体是:

艾未未招募1001个中国人一同前往德国,参加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

这件作品如果仅这一句话来说,是一个非常简洁明了,并且内涵丰富的作品。但在开始以后,我们看到非常庞大的信息附加。

在《童话》开始之初,该作品就充满了争议与话题。艾未未本人认为这些话题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样的解释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些话题有些过于松散,对一般欣赏者而言,这些话题难以作用于作品整体。作品展示于德国卡塞尔双年展,但这些争议与话题并没有翻译成德文展示,而且那些对中国艺术界没有那么了解的观众则无法知晓,在卡塞尔参观展出的人更是无从得知。所以,如果说这些争议是作品的一部分,我认同,但认为艺术家没有进行足够的发挥,显得粗浅,牵强。但这些问题所表达出的内容,确实体现出很多固有问题,很有纪实表达能力。争议主要集中在该作品1001个人的选择方式。确实到达在卡塞尔的成员中有大量的艺术家或学生,比如复旦大学的视觉传达系的300人。如此选择当然对我国的教育及艺术发展有好处,但是,这些人选的代表性是作品主要成分之一,这样比例的艺术家与艺术学生,和作品的表达联系起来看,与作者一再强调的乡下老农,少数民族妇女,失业人员等“客观真实”相去甚远。那些体现中国的社会现实的农民群众,对展出兴趣不大,难以在卡塞尔街头或展馆见到,所以也无所表达。艺术家介入这个人选的问题过多地对这个元素产生一些指向的影响,不过争议也确确实实客观展示出中国艺术界的一些问题。

broken image

图4,椅子在方框内排列成方形对面拍成两条并列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图5,6,椅子介入其他人的作品,对椅子的表达无损,但为什么其他的艺术家作品要带有这么强烈的中国色彩?这给问题是给总策展人罗格·比格尔(Roger M.Buergel)的。

进入展馆后,我们意外的发现,四处可见中国的古董坐椅,有的在地上画上方框将椅子放置在内,有的将椅子排成一条直线,有的成为其他声音影像作品的一部分,走廊拐角,楼梯下四处可见。由于椅子数量众多,分散四处,所以作品标识无法在所有作品旁解释,这些椅子就显得难以理解,使所有的作品都染上了中国色彩,许多地方更是过分介入,不知道总策展人如何可以这样破坏性的安排。地上的白色方框与椅子的直线或圆圈排列形状更是不知所云。在AUE馆的的一处发现椅子的名字,竟然是《童话》。翻开展出资料,《童话》的作品照,正是这些排列整齐的古董中国椅子。原来这些椅子与我们所知的作品主体1001人是对应的,但是有必要为这1001人准备一人一张对应的椅子吗?

我们分析这些白线框内排列奇特的古董中国椅子的表达。

  位置造型是一种非常明显却缺乏表达能力的装置,排列方式除了“介入其他作品”以外拥有着太多无法理解的几何与造型问题,除了其引人注意的造型外没办法解读出什么内涵。而在展馆中进行这样划线及排列造型的刻意安排,无论如何都会被认做艺术家的重要表达意向。这是一处非常破坏内涵的败笔。

  将“一千零一张古董中国椅子”一词解构,观众联系其作品的其他方面以及椅子的特殊之处,必然会得到的,艺术家选择让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坐”,“位置”,“地位”,“中国文化的代表”,“古老”,“古董”,“数量1001”。

  其中可以使用的是“位置”,1001个中国人将会来到这里,这与作品的主体相关,略显累赘,但可以使观众不会忘记掉这个作品的存在,是一种宣传作品与作品内涵并重的手法。

  “中国文化的代表”想对应的是代表中国人的1001人,希望能传达这些人代表中国的意思。但这点就存属多余,那1001人已经很好的传达出这层意思了,而古董椅子代表中国则传达出一种艺术家想借此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视觉上吸引眼球,形象突出,但用意庸俗。

  其余“坐”,“地位”“数量1001”意思稍弱。“古老”“古董”如果对应那1001人则不合逻辑,对应古老的中国则很牵强。

  椅子在这个作品中的价值,我个人主观上很不欣赏,个人认为如果没有这些椅子的存在,《童话》作品反而更加完整。其作用流于形式,还使整个作品变得更加繁杂,对主题没有增强,反而削弱。

  再来看这次展出的主体,那1001位中国人。这件作品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其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这些问题的提出,做到了非常高的真实性,这一点对于中国的艺术来说,难能可贵。艺术家巧妙的避开了敏感的最政治性的问题提出,却釜底抽薪的将底层的现实抽离原始的位置,毫无变质的转换空间使问题明朗化。加上题目《童话》,并使用1001这一数字辅助,将差异夸张而提纯,使其突破出社会的混沌之外,从而向每一个提出一组当代中国人必需面对,而外国人目不转睛的焦点问题。

这些问题提出的方式精彩,但数目太多我无法在此详细的为各位剖析每个问题的提出,在此仅仅大致列出。这些问题有:

  农民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问题,中国的现状是如何的问题,中国的方向问题,失业问题,就业问题,艺术家的思想与交流问题,文化问题,文化差异问题,交流问题,真实与虚假的问题,空间问题,边界问题,偷渡问题,语言问题,经济问题,安全问题,等等等等。。。。。。深刻,而且到位。艺术家对待这些问题,直接使用赤裸裸的真实来回答。这回答精妙的切中展出主题之一“什么是赤裸裸的生命”。答案是准确的,但必须由你自己去看!

broken image

图7,上下两层大仓库里的大通铺,每次至少需要接待200名《童话》参与者。

在卡塞尔的的许多天内,我们四处寻找《童话》的参加者,询问每一个亚洲面孔,却没有在展馆里发现一名参加者,询问不同时间段前往卡塞尔的记者,他们也都罕有与那1001人见面的机会,倒是其中的亚洲籍记者,都被无数次的询问是否《童话》参加者。看来参加《童话》每批的200人在这个拥挤的盛会里,实在比例太低,就算是与展馆中的亚洲人相比,也实在是九牛一毛。我们在街上偶遇几名《童话》参加者,才了解到概况。

参加《童话》的1001分成200人一批前来,每批仅停留五天时间,大多数参加者对当代艺术展出没有表现出多少热情,加上时差问题需要休息,而且就算去看展出也看不了多长时间。于是文献展观众很难在展馆内外遇见《童话》的参加者。而《童话》的驻扎地在展出地图上没有标记,也没有开放参观。所以作品实体在卡塞尔的展出难以见到,观众的了解更多来自新闻报导。

而新闻报导里,德国人却使用了太多数量的报导来关注这些中国人是否会逃走成为黑户非法移民。德国人非常担心这个问题,大量报导此问题,甚至使这问题成为该作品高知名度的主要原因。因为此前不久才发生过数次大量游客逃走成为黑户的问题,而在欧洲的非移民国家,此类案件确实是很高发的,发生后将继而成为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简单提出,是对作品有帮助的,其存在也是作品真实表达的一部分,但其吸引了过多关注则过于干扰了观众对作品内涵的思考,其单一性也就成了作品解读的片面性,在这个问题上越走越远,给作品的该指向带来了一个过强的信息。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图8,9,用于储存照片的U盘手环,凭此可以免费进入展馆,方便艺术家收集资料。

broken image

图10,《童话》的参加者汇总给艺术家的照片资料,大部分是旅游照。

在《童话》的收尾,有摄影师进行了全程跟踪,艾未未本人也一直进行着资料的收集,将会有非常多的信息,展示给中国的观众。但这些过分复杂的信息,作为纪录是合理的,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则显然是太累赘了,但艺术家显然是把这些信息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在我看来,作品的价值在于其问题的提出及回答,已经完成,继续增加信息,只会降低作品的完整与力度。当然这些信息,可以使观众完整的了解这件作品,并更多的吸引观众的目光,持续制造新闻。

艾未未的《童话》是一件优秀的作品,在本届卡塞尔双年展作品普遍较弱的水平中显得突出且重要。其问题深刻,回答真实,对外在形式无益的附加过多,新闻话题强加给这件作品太多的负担。此作品并未结束,让我们继续关注。

broken image

结下来我们进入《神庙》的评论,这是艺术家艾未未的第二件作品,AUE馆外的废墟。

神庙建设之初观众是可以随意进出神庙之内的,几天后,严谨的德国人发现其危险性,就拉上红白相间的塑料带禁止观众进入神庙内部,随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神庙轰然倒塌,所幸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broken image

图12,文献展大厅的询问接待处。

broken image

图13,文献展大厅的接待询问处《神庙》倒塌剪报之一。

broken image

图14,文献馆大厅接待处《神庙》倒塌剪报之二。

broken image

图15,文献馆大厅接待处《神庙》倒塌剪报之三。

broken image

图16,用相机记录下新闻的观众

在文献展大厅,接待询问处,贴着一墙与文献展有关的剪报以方便观众了解与文献展有关的新闻,头四份报导的都是艾未未的《神庙》倒塌。报导无不占据大幅版面,图片重点是倒塌前后的对比与艾未未的表情。新闻报导没有表达太多的观点,只是描述了事件的情形。但隐讳的表示惊讶于艾未未的满不在乎。

broken image

图17,《神庙》在组装中。

broken image

图18,神庙倒塌前人可以进入内部。

broken image

图19,“神庙”的负空间。

让我们简单分析《神庙》的创作,《神庙》以中国古董门窗为原料,用木楔拼接成八面墙面,七米多高,中间相连,树立在沙与木的台座之上。使用中国古董门窗来代表中国文化是一种过于简单的手法,联系《童话》的椅子来看倒是互相呼应出“家”这个元素,但两件作品形势和内容相差较大,仅有一点点呼应,表达很弱,很难视“家”为作品的一部分。门窗的陈旧,呼应中国文化的历史,可惜门窗的历史略显太短,和中国历史有那么一点点不对称。神庙的造型为八面,呼应中国的文化基础八卦之数。中开一口造型似向上的箭号,但被艺术家有意的破除箭号的形象,所以丢掉指向,这一重要空间造型便难以解读,沦为装饰。但可以通过的空间结构仍然拥有其“内部”“可通过”的指向。

《神庙》这个名字与《童话》一样,是一个具有艾未未风格的问题提出。这两件艾未未风格的作品,题目都是其作品的钥匙,也是自然的促使观众解读作品指向的开始。这里可以看出,艾未未对作品题目的创作具有很高程度的把握,令人称道。问题直指中国的文化地位与存在性的问题:

中国文化在转换空间来到德国是如何?中国的文化地位在德国是否是神庙?中国人是否以一种宗教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否是一种迷信?是否是一种神化?中国文化是否流于表面?中国文化是由很多的交流组成的?中国文化是否结实?我们可以穿过中国文化吗,中国文化能庇护我们吗?

broken image

图20,今天现场的《神庙》

倒塌作为艺术家可以接受的结局,难以让观众接受。这个不稳定性明显超出了艺术家的控制之外,《童话》里的多种不定性,仍然在艺术家的指向范围内,可以视为问题的解答。而《神庙》的倒塌则不然,这倒塌使艾未未风格的漂亮的问题提出,竟然得到了唯一的回答。而且这一回答过于简单。由于问题的提出也过于简单,作品表达内涵不足,加上简单的答案能使该作品显得更为完整。使作品完整的还有,倒塌之后看不清原来内部的造型,倒是去掉了这一重要又不可解读的形状。但实际上观众很难接受艺术家如此的轻视自己作品的指向,这对观众是缺乏准重的。如何解释,都是事后诸葛,显得牵强。而且这样的造型使倒塌前作品提出问题的能力,大幅减少,也许艺术家十分熟悉自己的作品,以至于误认为这些优点依然存在。

  无论如何,该作品再次让艾未未成为了德国的新闻人物,这个新闻效应明显与作品的指向无关。我们对艾未未的关注,是否源于其艺术?艾未未吸引注意力的话题,是否真的增强其艺术作品的表达指向?其选择,得到的是艺术还是关注?

broken image

图21

附:图表的简介:图表中从“逻辑”起,从左至右的八个项目为:

  1. 逻辑,观念的逻辑完整,作品是否侧重以结构的逻辑为表达方式,逻辑是否完整。
  2. 观念,作品以其本身的结构配合,传达出的观念。
  3. 系统,观念的系统构筑,艺术家的一贯追求是否构筑着独特的系统,作品是否其系统构筑的重要一环。
  4. 观点,观点的表达,作品是否带有艺术家鲜明的观点指向。
  5. 元素,感觉元素的创造,作品的感受元素创造是否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6. 感觉,作品本身所传达出的感觉是否强烈。
  7. 配合,感觉元素的配合,作品用以传达感觉的元素是否互相配合,是否能够形成完整的感受。
  8. 状态,状态的再现与给予,作品是否致力于再现一种状态,是否能把状态传达给观众。

实验性与实践性为作品最重要的评判方式,是每一个项目的评价内容。图像偏离圆心的形状就是作者作品的侧重。

右边为简单的项目数值解释。

首)数值最高的项目,作者与作品的主要指向与优点,

次)数值第二的项目,对作者指向的辅助,

末)数值最低的项目,绝非作品的缺点,指作者有意,或作品无意间放弃的侧重。

另)附加补充非正常状态的项目。

推荐度为最高项的数值结果,作品的价值在于其优点,缺点不是欣赏的切入点。推荐程度是个人的主观意见,与任何其他单位个人无关。评论不能传达作品,作品本身才能表达自己,作品必须亲自观看。向辛勤创作的艺术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