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
尺寸:33cmX33cm X 9系列作品持续创作中
纸本水墨设色
创作时间:2014年(已全部被收藏collected)
展览:中国马来西亚建交40周年展2014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s of China-Malaysia Diplomatic Relations, Kuala Lumpur, Malaysia
《人间草木》系列水墨作品。说的是三种人生状态:伦理的人生、审美的人生和宗教的人生。这是来自我看过的一本散文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的《人间草木》。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并例举了苏曼殊和李叔同二人从伦理的人生和审美的人生向宗教的人生转变经历,来描述这三种人生状态。这些描述给我的感触很深。做为艺术创作者,我们生活在俗世中(也就是伦理的人生),但因为创作这件事,我们经常需要被拉进审美的人生,而让现实伦理的人生“失重”。而艺术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何尝不是一种宗教?让创作者们悬浮在生活之外,或者生活之上。这是一种不在此岸世界,也未到彼岸世界的状态。三种人生状态的交织,其复杂性和某种难以言说的诗意让我深深被其吸引。水墨这种中国传统材料,是一种非常棒的和自己对话的介质。在绘画的过程中体会到的自由度和幸福感是其他形式的创作难以比拟的。---林苒
蒹葭
尺寸:22cmx30Xcmx4
纸本水墨设色
创作时间:2017年(已被收藏collected)
展览:2017艺术厦门艺博会《身体剧场》
“The Theater of Daily Life,” Contemporary Exhibition of Global Women Artists, 2017 Art Fair XiaMen, China
月亮与六便士
尺寸:35x35cm
绢,水墨,综合材料
创作时间:2017(已全部被收藏collected)
展览:2018艺术厦门艺博会
2018 Art Fair XiaMen, China
这套水墨综合材料作品源于英国小说家毛姆的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小说说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 高更为原型素材的故事,原本过着富裕生活的伦敦证券经纪人的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弃了一切优越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偏偏要抬头看月亮。这或许就是真正的同道中人才能理解的。
画面里有很多眼睛,也有很多月亮,而月亮,只有你在看它的时候,它才存在,它是为你这一眼而存在。
“当没有人看月亮时,月亮只以一定概率挂在天上;而当有人看了一眼后,月亮原来不确定的存在性就在人看的一瞬间突变为现实。” 德国物理学者汉斯·泽贺最先于1970年提出此效应为"退相干”。“So you're saying the moon isn't there unless someone's looking at it?" "Yes, we cannot be sure it's there unless we're looking." "Decoherence"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1970 by the German physicist H. Dieter Zeh.
综合材料水墨
春困秋乏夏打盹
水墨 综合材料
2017
庄周梦蝶
水墨 综合材料
2017(已被收藏collected)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 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到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提出的一个什么哲学命题。庄子用难觅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耗时间的描述与探讨,提出来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虚幻和真实的观点。
杂耍蚱蜢
水墨 综合材料
2017
空心人1
Hollow man 1
Silk watercolor
2017
空心人2
Hollow man 2
Silk watercolor
2017
空心人3
Hollow man 3
Silk watercolor
2017